相关习题
 0  39263  39271  39277  39281  39287  39289  39293  39299  39301  39307  39313  39317  39319  39323  39329  39331  39337  39341  39343  39347  39349  39353  39355  39357  39358  39359  39361  39362  39363  39365  39367  39371  39373  39377  39379  39383  39389  39391  39397  39401  39403  39407  39413  39419  39421  39427  39431  39433  39439  39443  39449  39457  97155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边陲    出人头地    风马牛不相及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晌午    珠联璧合    万变不离其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枷琐    兼收并蓄    不问青红皂白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D.渔利    承前启后    迅雷不及掩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6、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5、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上下文连贯。(5分)

如果一个人平时总用诗的语言来讲话,别人定感到奇怪或可笑,   ①   这不合乎日常交际使用语言的习惯。诗歌既遵循语言规范,   ②   时时欲超出这规范,   ③   自有其超常的规范。只有读者习惯了用超常的眼光去读诗,心理上   ④   作好了相应的准备,在其他文本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   ⑤   可能成为诗中之佳句。

评卷人

得分

 

 

三、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8分)

(1)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5)“揭竿而起”一语见于西汉时期文学家           写的《过秦论》。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代与孔子并称“                   ”,元明时被尊称为“亚圣”。

(7)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3、人行于世,总是会有问路的时候。中国有句俗语,叫做“鼻子底下便是路”,讲的是鼻子下有嘴,有嘴便可问路。波兰也有一句谚语,叫做“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与认识,以“问路”这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评卷人

得分

 

 

二、名句默写

 

(每空? 分,共? 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2、汉家寨

(1)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下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2)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3)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 几间破泥屋里,坐落在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雨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因为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4)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5)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它遇到哪里?

  (6)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7)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8)老人只微微挨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9)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隙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

  (10)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独自再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11)离开汉家寨,我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走下第一道坡坎时,我回转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12)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13)走过一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了――我激动地勒转马绳。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14)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

(节选自张承志《荒芜英雄路》)

15.“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6.请结合文意赏析“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这句话。(6分)

答:                                                                            

                                                                             

                                                                                 

17.“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作者为什么这样呢?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                                                                            

                                                                             

                                                                                 

18.对文中的“坚守”,作者持何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你如保认识这样的坚守呢?请简要说明。(6分)

答: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16、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状况的资料,根据这份资料内容,请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前两题每题1分,后一题2分)

我国轿车供求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预计)

轿车需求量(万辆)

72

105

138

266

346

轿车产量(万辆)

70

106

192

349

47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