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表示地壳的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1—2题。 |
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
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④ D、⑥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一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
1、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2、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
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一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2010年10月26日9点,在三峡大坝蓄水175m见证仪式上,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宣布了三峡库区的水位成功蓄到了175m,175m意味着我国治水伟业被推上新的台阶。读图回答1—3题。 |
1、下面关于长江流域的自然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B、河流的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大 C、河流的中下游航运价值突出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
2、对该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合理措施是 |
A、上游地区加大植树造林 B、开展沿河地区采沙、挖泥 C、中游干流发展小水电,以保证流域内经济发展要求 D、适当发展造纸工业,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
3、关于三峡此时抬高水位的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下游的防洪 B、有利于枯水期发电稳定 C、有利于中下游枯水期也能正常航运 D、有利于保证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下表)。回答1—2题。 |
1、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 D、两广丘陵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
1、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
2、图②反映了该城市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2题。 |
1、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 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
2、该省工业主导产业是 |
A、机械制造 B、有色冶金 C、能源工业 D、轻纺工业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下图某岛略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 |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
A、右图中剖面是东西向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高压、低压和锋面都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据此回答1—2题。 |
1、地球上如果没有陆地,没有地转偏向力,那么地球上将有几个风带几个气压带 |
A、三个气压带二个风带 B、四个气压带三个风带 C、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D、三个气压带三个风带 |
2、读“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 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