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大小没有影响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 岁人口数)×100%],回答下列问题。 |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 的时间为 |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 |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
3、“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
1、决定图中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水平 D、建筑水平 |
2、在“O”区域附近形成的功能区一般是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据有关权威统计,2005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768万人(见下表)。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回答1~2题。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 |||||||||||||||||||||||||||
1、表中甲、乙所代表的比重分别约为 | |||||||||||||||||||||||||||
A、43% 57% B、57% 43% C、47% 53% D、60% 40% | |||||||||||||||||||||||||||
2、截至2005年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占到7.7%,由此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
A、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导致社会、家庭负担加剧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市化水平降低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