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双选题 |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1~2题。 |
1、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
2、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1—2题。 |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甲地打坝淤地、②乙处整修梯田、③丙处修建水库、④丁处平整土地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A、a B、b C、1020米等高线 D、1010米等高线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
2、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
3、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第1~2题。 |
1、下列叙述能反映该地区1950~1990年地理事象变化趋势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逐渐减小 B、城市人口不断减少,乡村人口急剧增加 C、农村地域逐渐向城市地域转化 D、耕地逐渐减少,林地不断增加 |
2、1990~2010年当地农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1—2题。 |
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是 |
A、长江以南地区无土地荒漠化 B、东北地区土地多盐碱化 C、石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的沙质荒漠化最显著 |
2、甲地区胡杨林大面积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 |
A、过度农垦 B、过度樵采 C、不合理开矿 D、不合理取水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中图A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图B为甲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示意图,结合图A和图B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数值上看b>a B、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C、尼罗河正处于汛期 D、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剪羊毛的季节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图示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双选题) |
A、甲 B、乙 C、丙 D、丁 |
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双选题) |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图,回答1~2题。 |
1、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交通 C、光照 D、政策 |
2、图示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矿产丰富 B、高原地形 C、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D、纬度较低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