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197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
1、与1979年相比,2009年面积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双选题) |
A、林地 B、滩涂 C、工业用地 D、交通用地 |
2、造成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原因有(双选题) |
A、现代农业迅速发展 B、工业规模显著扩大 C、城市化快速推进 D、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3、从土地利用的变化看,该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应注意(双选题) |
A、优化农业结构 B、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C、严禁占用耕地 D、加大产业转移力度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贵州赤水、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等六个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读“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
1、关于四地景观图名称或其属性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景观为冲积扇,在外流河的中下游最为多见 B、②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软下硬 C、③景观为丹霞地貌 D、④景观中的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 |
2、丹霞地貌经历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以下地质作用过程正确排序的是:①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②地壳水平运动、③流水侵蚀搬运、④重力崩塌、⑤地壳抬升运动 |
A、①⑤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⑤④③ D、①②⑤③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中国局部水系图,完成1—2题。 |
1、②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⑤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38亿立方米,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高低的差异 B、锋面影响时问长短的差异 C、流域面积大小的差异 D、地形地势的差异 |
2、图示流域中,在夏秋季节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小的是 |
A、②的中游地区 B、③流域 C、④的下游地区 D、⑤的七游流域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南极地区水循环环节的是 |
A、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 B、④为蒸发,⑤为降雨 C、图中水循环仅为内陆循环 D、①为大气输送,②和⑤为降雨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中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
1、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
2、图中反映了该城市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C、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
1、美国与日本相比 |
A、日本单位GDF能耗一直高于美国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日本能源利用率高于美国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
2、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1~2题。 |
1、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IS—GPS C、GIS—RS—GPS D、RS—GPS—GIS |
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 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读下图,完成1~2题。 |
1、图示区域,由甲演变成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自然条件 C、农业技术 D、交通 |
2、该区域由甲演变成丙,有关其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区年平均气温下降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环境污染减缓 D、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
科目: 来源:gzdl 题型:
下图中,甲为某地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沿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
1、o地的地形是 |
A、山峰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
2、如果发生较大的降水,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北向东南 D、西南向东北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