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1930  91938  91944  91948  91954  91956  91960  91966  91968  91974  91980  91984  91986  91990  91996  91998  92004  92008  92010  92014  92016  92020  92022  92024  92025  92026  92028  92029  92030  92032  92034  92038  92040  92044  92046  92050  92056  92058  92064  92068  92070  92074  92080  92086  92088  92094  92098  92100  92106  92110  92116  92124  97155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选出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

A.寒噤 哀掉 锐不可挡 转弯抹角                
B.搀扶 鞠躬 张皇失错 微不足到
C.狼籍 烦燥 大庭广众 铸剑为犁               
D.颓唐 洗劫 响彻云霄 谈笑风生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尴(jiā)      灭(qiān)     交(yù)     (hài)
B.丧(bèn)    问(jié)        地(yáo)   纳(suì)
C.跚(pán)    使(chāi)     杀(móu)  荒(miù)
D.琐(xiè)     制(cái)       晓(fó)     阻(jié)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比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你参加数学奥赛得了一等奖,别人夸奖你,你说:“过奖啦,我是有这个能力嘛。”
C.当你到食堂排队打饭时有人插队,你说:“喂,后面排队去,怎么这么没规矩?”
D.小玫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妈:“阿姨,不好了,小玫出车祸了。”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对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此处指读书不加分析笼统地接受。)
B.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此处指写作时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C.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俨然声誉卓著的学者一般的严肃表情。(此处指声望高,名气大。)
D.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此处指学说消失,不存在)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
时间飞了,                 ;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① 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 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 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 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多数成语背后有一段轶事、典故。你能选出与下列人物相关的成语吗? 
①项羽     

A、四面楚歌
B、三顾茅庐
C、卧薪尝胆
D、焚书坑儒
②诸葛亮    

A、四面楚歌
B、三顾茅庐
C、卧薪尝胆
D、焚书坑儒
③越王勾践   

A、四面楚歌
B、三顾茅庐
C、卧薪尝胆
D、焚书坑儒 
④秦始皇

A、四面楚歌
B、三顾茅庐
C、卧薪尝胆
D、焚书坑儒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找出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A.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主要用事实讲话,但可插入简要的议论。 
B.《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在人间》等。
D.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蜡烛》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悲壮而崇高的场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