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2365  92373  92379  92383  92389  92391  92395  92401  92403  92409  92415  92419  92421  92425  92431  92433  92439  92443  92445  92449  92451  92455  92457  92459  92460  92461  92463  92464  92465  92467  92469  92473  92475  92479  92481  92485  92491  92493  92499  92503  92505  92509  92515  92521  92523  92529  92533  92535  92541  92545  92551  92559  97155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判断下列加粗词的古今意义是否正确
例:话巴山夜雨时古义:还今义:但是

①学而不

A、正确
B、错误
古义:满足

今义:泛指压制;抑制

②双兔傍地

A、正确
B、错误
古义:跑


今义:行走 


③东买骏马

A、正确
B、错误
古义:买


今义:市场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古诗文的数字有的是表示确定的数目(实指),有的是表示不确定的数目(虚指)。下面各句的数字属于哪一种情况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元方时年七岁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A.表示实指的:①⑤;表示虚指的:③②④⑥
B.表示实指的:①④②⑤;表示虚指的:③⑥
C.表示实指的:①②⑥;表示虚指的:③④⑤
D.表示实指的:①②⑤;表示虚指的:③④⑥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古诗文中有些字词的读音和现在相差很大。请选出下列加粗字在文中的读音。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A、yuè
B、shuō
②客问元方:“尊君在?”

A、bù
B、fǒu
③乡音无改鬓毛

A、cuī
B、shuāi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各句加粗的词相当于现在什么人称?
与家君期日中。

A、你
B、您
C、他
闻之也久。

A、你
B、他
C、我
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A、你
B、他
C、我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判断下面的常识是否正确
①孔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A、正确
B、错误
②《期行》和《乘船》选自古代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A、正确
B、错误
③《伤仲永》作者王安石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A、正确
B、错误
④《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A、正确
B、错误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按提示,判断诗句是否正确
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两个名句和这句话的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正确
B、错误
②你有一个好友将与你离别到远方去读书,临别前,你可以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个千古名句相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正确
B、错误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判断上下句链接是否正确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A、正确
B、错误
②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A、正确
B、错误
③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A、正确
B、错误
④数声风笛离亭晚,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

A、正确
B、错误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名句和歇后语哪个与《三国演义》、《西游记》有关,
⑴名句:选择正确的选项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司马昭之心,死而后已。
⑵歇后语:选择不正确的选项

A、张飞失荆州——骄兵必败
B、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C、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D、猪八戒过火焰山——焦头烂额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判断下面的小说常识是否正确
①一般说来,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这三要素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A、正确
B、错误
②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A、正确
B、错误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czyw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他目光温和,话语亲切”。这两句中“温和” 的意思不同。
B.《羚羊木雕》和《散步》中的两个奶奶都受到家人的尊重。
C.说明要有顺序,如《月亮上的足迹》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D.《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