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221  93229  93235  93239  93245  93247  93251  93257  93259  93265  93271  93275  93277  93281  93287  93289  93295  93299  93301  93305  93307  93311  93313  93315  93316  93317  93319  93320  93321  93323  93325  93329  93331  93335  93337  93341  93347  93349  93355  93359  93361  93365  93371  93377  93379  93385  93389  93391  93397  93401  93407  93415  97155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按次序 
  其道也固先乎吾       知道、懂得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作动词,灭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人    使……安宁
  琴书以消忧         以……为乐
C、是故贵无贱,无长无少    没有
  盘盘, 囷囷焉       ……的样子
  军中无以为乐,以剑舞    谦语,表敬意
D、才能不及中人        平常的人
  不抑耗其实而已        它的实际情况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今山东省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⑥大王来何操
⑦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①⑦/②⑤/④⑧/③⑥
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③/②⑥/④⑤/⑦⑧
D、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以下对课文内容方面的鉴赏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南州六月荔枝丹》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引用等,把荔枝的果实形态
       和生产的有关情况作了生动形象的介绍。
B、《〈物种起源〉导言》其实是一篇绪论,文章全面细致地为我们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并概述了《物种
       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及出版说明等情况。
C、《咬文嚼字》的作者朱光潜,正是抓住了“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所包括的积极因素,提出了鲜明的主
       张:在文学上,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D、《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有破有立,鲜明地阐明了自己对文化遗产的态度,那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
       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不仅著有大
      量的杂文集,而且还著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这三部小说集,我们学过的《祝福》选自
    《彷徨》。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与李白并称为“小李杜”。《阿房宫赋》选自
     他的《樊川文集》。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词藻华美,音韵和谐,注重铺
     陈。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大约3000年的历
     史。共130篇,其中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D、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著名作品有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装在套子里的人》、戏剧《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
     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选自贾谊《过秦论》)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一项是
例句:瓮牖绳枢

A.长絜大
B.身立命
C.古非今
D.铛玉石
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女人的手指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下。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如果发现了真正的________,我对此无法再抱有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它,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④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虽然我力求_______,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A.振动 以至 原型 谨慎
B.震动 以至 原型 审慎
C.震动 以致 原形 审慎
D.振动 以致 原形 谨慎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安详 缜密 尺牍 诡秘 藕断丝连
B、国萃 寒暄 精彩 莞尔 河辙之鲋
C、征戍 回朔 讫今 孤僻 唉声叹气
D、漂缈 烟霭 萌蘖 岑寂 精美绝仑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吸(yǔn)

记(zhá)

(hāo)

除(tì)

三尺(xián)
B、睨(bì) (hèng)(xǔ) (xǐ) 聊以慰(jí)
C、裂(jūn) (qiào)(jiá) 生(jiàn)然而止(jiá)
D、进(bì) 望(liào)熟(xùn) 媚(xiàn)渭分明(jīng)

试题详情

科目: 来源:gzyw 题型: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取材于《说苑卷八·尊贤》)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B.故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
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上疏弹劾
D.不肖而不能去也——贱: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长毂八百乘霸诸侯——木直中绳,輮为轮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亡何也?——则移民于河东
C.而天下知齐、秦必霸——师道不传也久矣
D.遂出见之,授以为相——蒙故业,遗策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正面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④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⑤因授(杨因)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国家的成败与是否能重用有贤能的人关系密切。
B.弦章希望齐景公胸怀宽广,那样身边会有许多贤才。
C.杨因五次前去侍奉国君,证明他是一个有贤能的人。
D.中行氏灭亡的悲剧,是由于他没有用贤才而去不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