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0358  80366  80372  80376  80382  80384  80388  80394  80396  80402  80408  80412  80414  80418  80424  80426  80432  80436  80438  80442  80444  80448  80450  80452  80453  80454  80456  80457  80458  80460  80462  80466  80468  80472  80474  80478  80484  80486  80492  80496  80498  80502  80508  80514  80516  80522  80526  80528  80534  80538  80544  80552  211419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1)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右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果汁、小苏打(NaHCO3)、凉开水,还需加入柠檬酸.
(1)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   
(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3)饮用汽水后,往往易打嗝,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3)生石灰和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和二氧化硅都属于    (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问:
(1)根据上图判断B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2)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X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一例说明X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所选
装置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
A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
B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
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______
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______
E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______
(2)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A:______;B: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二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⑤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______(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1)m值是______;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3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t1t2t3t4
剩余固体质量(g)4.244.164.084.08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
(2)样品氯酸钾纯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