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7339  87347  87353  87357  87363  87365  87369  87375  87377  87383  87389  87393  87395  87399  87405  87407  87413  87417  87419  87423  87425  87429  87431  87433  87434  87435  87437  87438  87439  87441  87443  87447  87449  87453  87455  87459  87465  87467  87473  87477  87479  87483  87489  87495  87497  87503  87507  87509  87515  87519  87525  87533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分析比较Na2SO4、(NH42 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______;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______;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 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盛有CO2、O2、H2中的一种,集气瓶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A瓶中的气体是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1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观察现象.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   
②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则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    (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科学探究: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______;
(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由此得出结论:______;
(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由此得出结论:______.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有______;
(4)综合分析可知: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要制得148g Ca(OH)2,需要多少克 CaO与足量的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约五六千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筑房屋
B.烧制陶器
C.磨制石器
D.用麻织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
B.干冰
C.硫酸铜晶体
D.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使用了后患无穷的贫铀炸弹.其中含有23892U,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质子数为92,则23892U的原子序数为( )
A.238
B.92
C.146
D.3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碱性  氧气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 氧化物 碳酸气  CO2
C.酸  硫酸  H2S
D.盐  纯碱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以生成水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3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