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7960  87968  87974  87978  87984  87986  87990  87996  87998  88004  88010  88014  88016  88020  88026  88028  88034  88038  88040  88044  88046  88050  88052  88054  88055  88056  88058  88059  88060  88062  88064  88068  88070  88074  88076  88080  88086  88088  88094  88098  88100  88104  88110  88116  88118  88124  88128  88130  88136  88140  88146  88154  211419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我市正在建设海水淡化厂.下图是小红制作的海水综合利用图,请填空:

(1)海水中还有一种最重要的物质没有在上图中列出,其化学式为:   
(2)选择上图中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下表(各举一例):
物质类别氧化物
化学式           
(3)以上图中物质为原料(可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制取上图中没有的物质,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4)我市年人均水量为871m3,只有全国年人均的40%,福建省年人均的25%,远低于国际年人均水资源的警戒线1700m3,有专家建议我市可从空中和海水中获得水资源;
①从空气中取水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②从海水淡化厂排出的高浓度盐溶液也是污染物,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写出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转化为主要成分的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为杂质):
(1)Na2SO4 ( H2SO4 ):______;
(2)Na2CO3(NaOH):______;
(3)NaOH(Na2CO3):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友情提醒:本题中的字母是物质代号,不是元素符号)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    ;E是    ;C是   
(2)写出上图中①③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③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

(1)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_____ (填序号);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序号);
(2)装置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3)若用装置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东对某农田的土壤酸碱性和改良方案进行研究.请填空:

取样:如右图所示在农田的四点,各取耕作层土壤约1kg,让其自然风干,磨成粉状后混合均匀备用(以下称为土样).
实验1  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目的:______;
(2)实验方法:取5g土样,放人碗底.加入自来水10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待
其静置澄清后,用玻璃棒蘸取清液到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
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土样的pH;
(3)实验记录:进行三次实验,测得pH分别为:3.6、3.5、3.7;
(4)结果分析:
①从测定结果看,此土壤呈______ (填“酸”或“碱”)性;
②此实验方法有一处不够严密,请给予指出并改正:______;
实验2  用不同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的对比实验
(1)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土样酸碱性的改变情况;
(2)实验方法:取三份土样各500g,分别加入0.2g不同改良剂和约l L左右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测定清液的pH;
(3)实验记录:见下表
加入的改良剂重过磷酸钙熟石灰草本灰
有效成分化学式Ca(H2PO42Ca(OH)2K2CO3
测得的pH3.110.34.1
(4)结果分析:①从本实验结果看,不能用于改良此土壤的改良剂是______;
②为增强对比实验的说服力,在上述实验方法中,你认为对每种改良剂进行实验所加水量的要求应该是______;
实验3  改良剂用量的测定实验
(1)实验目的:研究使500g土样呈中性所需熟石灰的质量;
(2)实验方法:______.
(3)此实验结果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③用途: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4)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6)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化学氧自救器”(又称“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主要成分是KO2)的作用原理为:4KO2+2CO2═2K2CO3+3O2    某研究小组取100g生氧剂,放入装置A中,加入足量水与生氧剂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O═4KOH+3O2↑),测定反应前后装置A的总质量,他们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测定序号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
反应前装置A总质量(g)400.1400.2399.7400.0
反应后装置A总质量(g)368.1368.1367.8368.0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假设杂质不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100g生氧剂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
(2)生氧剂中KO2的质量分数;
(3)若成人每分钟正常需氧量为0.32g,则能维持成人正常呼吸20分钟的“化学氧自救器”,至少要装入这种生氧剂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双氧水制氧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
D.分离空气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D.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