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功能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成水稻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牛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牛
C.细菌和真菌相比较,细菌细胞里没有细胞核
D.物质的分解代谢即呼吸作用是在细胞中的叶绿体内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个密闭的暖水瓶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下面是根据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绘制成的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森林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恒定不变的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红旗中学2010级二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
探究I:小娟同学用菜豆种子为材料,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只有B种子萌发。
⑴小娟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⑵你认为小娟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
。
探究II:黎明同学对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 。
②取编号为A、B的2只洁净试管,在A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
(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③将2支试管充分的搅拌后,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该步实验有待改进,请写出改进后的做法: 。
④在2只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夜,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⑴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
⑵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和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⑶⑤(果实)是由④中的______发育形成的。
⑷小兰对大豆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在30℃条件下,得到了如表1的实验数据。小兰得出的结论是:在特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 增强而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已成为国际潮流。无糖高钙酸牛奶可作为优质“学生饮用奶”,下表为该饮用奶饮料瓶上所提供的部分信息,请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 鲜牛奶、乳酸活菌、纯乳钙、木糖醇、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
营养成分: | 脂肪≥2.5%、蛋白质≥2.3%、非脂乳固体≥6.5%、乳钙≥110mg/100g |
净含量: | 200克 |
保质期: | 2℃~6℃ 7天 |
⑴这种牛奶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乳酸菌属于___________类生物。
⑵青少年需要摄取更多的蛋白质和钙等无机盐,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的原料。
⑶脂肪在人体内的消化产物是 。
⑷纯乳钙在小肠内被直接吸收后,最先在心脏的_____________出现。
⑸假如是你在超市购买饮用奶,你会关注哪些信息?(至少两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油条被营养学家称为“使人变笨的食物”,如天天吃油条,会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甚至引起老年性痴呆。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植物种子的:
A.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 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 花生的胚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B.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C.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母乳中不仅有婴儿所需的营养成分还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D.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A组 | B组 | |
注射溶液类别 | 含1.83%醋酸铅的5% 葡萄糖溶液 | 含3.66%醋酸铅的5% 葡萄糖溶液 | |
血红蛋白 含量 | 初始测量 | 60 | 61 |
第一次(g/L) | 53 | 50 | |
第二次(g/L) | 47 | 40 | |
第三次(g/L) | 35 | 29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 与氧结合。
A.肺泡 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