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应该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健康的是
A.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 |
B.遇到烦心事,就抽烟。喝酒解闷 |
C.学习与他人相处、合作和交流 |
D.发现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食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 |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
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
D.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A.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 |
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 |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 |
B.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 |
C.进化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
D.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某班的多个学习小组进行“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活动:取两个纸袋,分别标明“母亲”、“父亲”。把两个红色小球放到标有“母亲”的纸袋中,把一个红球和一个白色小球放到标有“父亲”的纸袋中。闭着眼睛从每个纸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看两个小球的组合是红、红小球组合,还是红、白小球组合。把小球各放回原纸袋中,重复抓取3到5次。关于该模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3个红色小球模拟Y染色体,1个白色小球模拟X染色体 |
B.放入标有“母亲”纸袋中的2个红色小球模拟22对常染色体 |
C.从两个纸袋中取出的小球组合可模拟出生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 |
D.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验数据都能说明出生孩子的性别比例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遗传学家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 B.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 |
C.番茄的颜色和形状 | D.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 | B.大脑功能逐步健全 |
C.男女出现各自第二性征 | D.心脏的收缩力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山西省第17届初中生物竞赛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在“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几个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
A.把淀粉煮沸成浆糊,冷却后待用 |
B.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在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入2ml清水,在另一支内加入2ml唾液,然后充分振荡试管 |
C.将加放唾液的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10分钟,另一支试管置于冰箱内10分钟 |
D.冷却后滴入2滴碘液,检验两支试管内是否变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山西省第17届初中生物竞赛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
B.未对光 |
C.未换目镜 |
D.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山西省第17届初中生物竞赛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且要隔水加热。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脱色的速度快,效果好 |
B.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 |
C.酒精容易燃烧,为了保证安全,必须隔水加热 |
D.酒精不会分解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