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180  165188  165194  165198  165204  165206  165210  165216  165218  165224  165230  165234  165236  165240  165246  165248  165254  165258  165260  165264  165266  165270  165272  165274  165275  165276  165278  165279  165280  165282  165284  165288  165290  165294  165296  165300  165306  165308  165314  165318  165320  165324  165330  165336  165338  165344  165348  165350  165356  165360  165366  165374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物体甲和乙所受重力都为50牛,不考虑滑轮重力.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甲和乙时,力FA大小为25牛,力FB大小为50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将下列所述物体准确地填入空格内(填写序号):
(A)筷子    (B)羊角锤    (C)酒瓶扳手    (D)剪铁丝的剪子
(E)夹蛋糕用的夹子         (F)人的前臂    (G)天平
其中省力杠杆为(B)(C)(D),费力杠杆为(A)(E (F),等臂杠杆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你使用的物理新课本从桌面滑落到地面上,估计重力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  )
A.0.2焦B.2焦C.20焦D.200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我市的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方便市民安全出行,我市出台了多项新举措.
(1)今年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1.5万辆.达标汽车的尾气净化原理之一是:2NO+CO+H2═N2+X+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2)在繁华路段设置可以根据车流量改变通行信号的LED指示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状.若一个LED指示牌的额定功率为10瓦,正常发发光90秒消耗的电能是900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一只透明的饮料瓶的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万能胶将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如图甲).将瓶子浸入水中,且瓶内外水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既不凸出也不凹进(如图乙).再将瓶子浸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且瓶内外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变为向里凹(如图丙).对丙图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盐水密度大于瓶子中水的密度,在圆孔这一位置盐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于水的压强.在图丙中,为了使橡皮膜变为向外凸,你的方法是容器中换用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易停下,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没有惯性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惯性是牛顿通过实验验证后直接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焦距是10cm,实验桌上备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块,必须先从中选出凸透镜,请你帮他设计一种挑选方案:
(1)组装并调整器材时,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当蜡烛离凸透镜15cm时,烛焰在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放大(放大/等大/缩小)、倒立(正立/倒立)的实(实/虚)像,此时除记录物距和像距.
(3)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将烛焰远离透镜,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将凸透镜对着窗户,移动光屏,屏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像是倒立(正立/倒立)的,此时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约为10cm.
(5)实验开始时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先固定下来,巧合的是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烛焰刚好在凸透镜的焦点处.
(6)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小组同学通过如图所示电路实验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他们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以及R1、R2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路中的电流,并改变电源电压和R1、R2的阻值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源电压U(V)R1的阻值
(Ω)
电路中的电流I(A)R1两端电压U1(V)R2两端电压U2(V)
165151
2650.52.53.5
3650.215
412101102
512100.557
612100.2210
71861612
81860.5315
91861.5
(1)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中电路中的电流I 与R1两端电压U1的倍数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分析实验数据中每一行的电源电压U及各串联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串联电路中,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3)根据(1)、(2)得出的规律,实验序号9中U1和U2的数值应该分别是9V、9V.
(4)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中第二、三、五、六列数据中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当电源电压以及定值电阻R1的阻值恒定时,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