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682  95690  95696  95700  95706  95708  95712  95718  95720  95726  95732  95736  95738  95742  95748  95750  95756  95760  95762  95766  95768  95772  95774  95776  95777  95778  95780  95781  95782  95784  95786  95790  95792  95796  95798  95802  95808  95810  95816  95820  95822  95826  95832  95838  95840  95846  95850  95852  95858  95862  95868  95876  235360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沸点(℃)物质沸点(℃)
100甘油290
煤油150酒精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请说明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   
(2)夏天,雨后水泥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   
(3)秋天,清晨林中升起的白雾: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否则所作图是无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探究“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
方案②: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
方案③: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方案④: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
你认为最能说明所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案是    (选填以上数字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______)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距鞋的距离2m3m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小名在研究水的热膨胀时,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温度t/℃12345678910
体积V/ml10098.998979697.197.999100.1101102.2
(1)通过分析以上数据,你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通常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
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金盛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认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