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753  95761  95767  95771  95777  95779  95783  95789  95791  95797  95803  95807  95809  95813  95819  95821  95827  95831  95833  95837  95839  95843  95845  95847  95848  95849  95851  95852  95853  95855  95857  95861  95863  95867  95869  95873  95879  95881  95887  95891  95893  95897  95903  95909  95911  95917  95921  95923  95929  95933  95939  95947  235360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图中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用激光笔对着塑料吸管的一头,将塑料吸管拉直,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射出,则说明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你的做法是    ,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不能射出,就说明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600.76
B600.89
C601.02
D800.76
E  
F1000.76
G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51015253545556570
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文字
为什么登山运动员都要戴一副黑眼镜
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时,都要戴一副黑眼镜.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高山上空气稀薄,山峰上大都积聚了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白色的东西,反射光线的本领特别强,而高山上的太阳光辐射特别强烈.阳光里包含着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眼睛是人体最灵敏的感光器官,强烈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灼伤视网膜的视觉细胞.引起视力减退.严重的甚至完全失明.因此,为了保护眼睛,必须戴一副特制的墨镜,这种墨镜的镜片玻璃里加入了能够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氧化铁和氧化钴,墨镜正是用这种特制玻璃配起来的.
(1)为什么登山运动员要戴一副墨镜?
(2)生活中防止过量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伤害,制造了哪些防紫外线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港下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