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66  16474  16480  16484  16490  16492  16496  16502  16504  16510  16516  16520  16522  16526  16532  16534  16540  16544  16546  16550  16552  16556  16558  16560  16561  16562  16564  16565  16566  16568  16570  16574  16576  16580  16582  16586  16592  16594  16600  16604  16606  16610  16616  16622  16624  16630  16634  16636  16642  16646  16652  16660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大余市略图。江西大余市钨储量居全国之首,有“世界钨都”之称,近些年该地经济发展迅速,采钨及相关冶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依据资料和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3国道沿河流延伸

B.323国道沿线地形为山谷

C.该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酸雨

D.该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A.寒潮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大气污染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海岛学校毗邻某河口和海滨,学生在当地进行地理调查研究性学习。请根据该校学生进行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所获的资料(图15),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l)根据材料,分析该岛的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该岛河流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喀什所在区域图。

(1)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8分)

(2)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有哪些优势区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 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图7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6~8题。

6.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7.喀和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下游          B.沙漠地区       C.高山雪线附近       D.绿洲地带

8. 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有(  )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               ②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③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             ④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描述图示37°N以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4分)

(2)试从内外力作用上简述图中低山丘陵的形成过程。(4分)

(3)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说出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气象灾害。(3分)(至少答两种)

(4)目前A所在省区出现了大批速冻食品、味精等生产厂,其产品行销全国。试分析该省区发展该类工业的突出优势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甲山脉北坡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而南坡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乙河流的源头分别发源于哪里?该河的中下游为什么没有支流汇入?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省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它与我国其他几个畜牧业基地相比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8.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