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2123  52131  52137  52141  52147  52149  52153  52159  52161  52167  52173  52177  52179  52183  52189  52191  52197  52201  52203  52207  52209  52213  52215  52217  52218  52219  52221  52222  52223  52225  52227  52231  52233  52237  52239  52243  52249  52251  52257  52261  52263  52267  52273  52279  52281  52287  52291  52293  52299  52303  52309  52317  109140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分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2011年9月,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约
A.58% 22%B.19% 22%
C.22% 19%D.19% 58%
小题2:为应对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可采取的最可行的措施是 
A.鼓励生育并从国外引进移民B.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大规模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D.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龄段是
A.0 ~14岁B.15~60岁
C.60岁以上D.0 ~60岁
小题2:该市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B.社会劳动力不足
C.家庭住房困难D.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2000年和2009年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B.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C.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D.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小题2:两个省区新出生人口近年来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有
A.我国人口基数开始大幅度下降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
C.经济发展和我国的人口政策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
D.子女的抚养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人口抚养比是将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分母,其他年龄组如年幼、年老者作为分子得到的。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读下图回答:

关于日本经济走势与人口红利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红利出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B.人口红利出现在经济减速增长时期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在90年代初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人数(万人)
64.8
68.7
80.2
87.7
91.2
103.4
109.5
114.7
小题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B.14.3%C.0.9%D.1.2%
小题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5分)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相关数据比较。
     比较项目
时间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
城镇人口比例
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66.78%
10.33%
3611
36.22%
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0.14%
13.26%
8930
49.68%
 
(1)根据材料判断,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同年龄人口增长变化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口普查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
省份
 
常住人口(万人)
在常住人口中
城镇人口
比重(%)
0-14岁人口比重(%)
15-65岁人口比重(%)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甲省
5950.1
43.01
17.98
71.84
10.18
乙省
10430.3
66.18
16.89
76.36
6.75
A、城市化水平更高                      B、人口素质更高
C、人口合理容量更大                    D、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据此回答第下列问题。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出生率(%)
4.4
4.3
4.3
4.3
死亡率(%)
2.0
1.7
1.6
1.4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处于上图中的:
A.阶段IB.阶段ⅡC.阶段ⅢD.阶段Ⅳ
小题2: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中,当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时,会使得有一段时期劳动人口对少儿抚养与对老年的抚养都比较低,从而形成人口机会窗口。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判断人口红利期应该出现在图中哪一阶段?
A.阶段ⅠB.阶段ⅡC.阶段ⅢD.阶段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中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④⑤⑥  D.②④⑥
小题2: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小题3: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