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2285  62293  62299  62303  62309  62311  62315  62321  62323  62329  62335  62339  62341  62345  62351  62353  62359  62363  62365  62369  62371  62375  62377  62379  62380  62381  62383  62384  62385  62387  62389  62393  62395  62399  62401  62405  62411  62413  62419  62423  62425  62429  62435  62441  62443  62449  62453  62455  62461  62465  62471  62479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5.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崇(明)—苏大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1)“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形式是__________,交通线路表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三大工程的启动和完成会引起“长三角”空间结构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枣庄地处鲁南,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68.5千米的河道、35平方千米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

(1)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为了搭建荒漠化治理全民参与的平台,动员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荒漠化治理这一公益事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与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联袂打造的公益事业品牌甘青宁运营中心2011年11月11日上午在兰州举行了挂牌仪式。

材料2:甘肃省地理简图。

 

 

材料3:2000~2010年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

19.6

44.8

35.6

2003年

18.4

46.7

34.9

2005年

15.6

43.4

41.0

2008年

14.6

46.3

39.1

2010年

14.5

48.2

37.3

 

(1)甘肃位于我国 部,西南以 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 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走向, 河流经本省省会 市。

(2)下列关于甘肃这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界限模糊

B.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C.具有明显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和其他省市没有任何联系

(3)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气候,甘肃省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4)根据材料3,分析甘肃省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大陆,三条横线分别为20°、30°和40°纬线,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洋流L

A.对沿岸气候起增温作用 B.南端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C.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度 D.由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

2.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说法,可信的是

A.①地为热带荒漠带 B.②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④地冬季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华北地区7、8月份降水量与同时期副高脊线的纬度呈正相关。下表为连续4年7、8月份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及面积(单位:S=10经度×5纬度)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甲年份副高位置及面积如表所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A.寒潮 B.梅雨 C.飓风D.伏旱

2.据材料可知,华北地区

A.甲、乙年份降水量较多 B.甲、丙年份降水量较多

C.乙、丁年份降水量较多 D.丙、丁年份降水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2.以下自然带在图示乙河流谷地出现的有( )

①热带草原带 ②常绿硬叶林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⑤冰川带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图甲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该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总数逐年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2.据图甲判断,图乙人口金字塔反映的年份是

A.1982年 B.1990年 C.2000年 D.201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1909~2008年东北年、冬夏季平均气温每10年平均值变化”,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1909~2008年东北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冬季气温变化幅度大于夏季

C.中温带全部变成暖温带 D.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小于各季

2.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