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 气压甲地低于乙地
C. 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甲是郊区,乙是市区 D. 若该环流发生在山谷地区,则甲是山坡,乙是山谷
【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 ③为比较湿润的气流 B. 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C.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C.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D. 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A点位于B点的方向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2】图中的C点与B点
A. 地方时相同 B. 热量带相同
C. 日出时刻相同 D. 海拔高度相同
【3】若A、 B 和C三艘船同时沿纬线,按图中箭头方向出发驶向0 经线,最终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A B. B C. C D. 一样快
【4】若B地的区时为2月1日12时,此刻全球在2月1日的范围
A. 全部 B. 小于二分之一 C. 等于二分之一 D. 大于二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 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2】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量丰富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3】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上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
A. 色球、光球、日冕 B. 光球、色球、日冕
C. 日冕、光球、色球 D. 光球、日冕、色球
【3】【3】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
A. 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发电增产 C. 生活能耗降低 D. 卫星导航失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欧洲已开始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即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将以微波或激光形式传输到地球),其效率是地面太阳能发电的3.5倍。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太空,太阳能发电效率高主要原因是 ( )
A. 激光能量集中 B. 不受大气的影响
C. 距离太阳近 D. 规模不受空间束缚
【2】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 西部多于东部 B. 盆地多于平原
C. 南方多于北方 D. 沿海多于内陆
【3】上图中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大,甲地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②海拔高,大气稀薄 ③多晴天,少阴雨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类地行星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 质量相近 B. 体积相近 C. 公转周期相近 D. 自转周期相近
【2】太阳系的众行星绕日公转方面具有相似的运动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向性——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
B. 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都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C. 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圆的椭圆
D. 各行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进而形成绕日公转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大洲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
①地形 ②机械化程度 ③农垦历史 ④社会制度 ⑤气候类型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2】在“新大陆”(大洋洲、美洲)地区,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远远高于其它各洲,其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农垦历史悠久
C. 机械化水平高 D. 劳动力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 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下题。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