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24  1232  1238  1242  1248  1250  1254  1260  1262  1268  1274  1278  1280  1284  1290  1292  1298  1302  1304  1308  1310  1314  1316  1318  1319  1320  1322  1323  1324  1326  1328  1332  1334  1338  1340  1344  1350  1352  1358  1362  1364  1368  1374  1380  1382  1388  1392  1394  1400  1404  1410  141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2. B.
    25℃时,1kg气体A和1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3. C.
    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
  4. D.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和B的体积比为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密度最大的是


  1. A.
    氢气
  2. B.
    氯气
  3. C.
    二氧化碳
  4. D.
    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密切相关,深海鱼油中提取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被称为“脑黄金”,它的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它的化学式应是:


  1. A.
    C25H49COOH
  2. B.
    C26H39COOH
  3. C.
    C25H39COOH
  4. D.
    C26H41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氢氧化钙溶液、乙醇的是


  1. A.
  2. B.
    碳酸钠溶液
  3. C.
    溴水
  4. D.
    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22.4LCH4和CH3Cl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2. B.
    用惰性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2 mol/L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当有0.2 NA个电子转移时,阴极析出6.4g金属
  3. C.
    1mol过氧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3NA
  4. D.
    0.1mol Na2CO3·10H2O在晶体中或溶液中,含有的CO32-离子均小于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并不改变的是


  1. A.
    Na和O2
  2. B.
    澄清石灰水和CO2
  3. C.
    Fe和盐酸
  4. D.
    木炭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1. A.
    放在足量水中
  2. B.
    放在足量盐酸中
  3. C.
    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4. D.
    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酸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故酸为离子化合物
  2. B.
    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3. C.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4. D.
    需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X、Y为


  1. A.
    Na和Cl
  2. B.
    K和S
  3. C.
    Ca和F
  4. D.
    Mg和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检验铵盐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1. A.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
  2. B.
    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C.
    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4. 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