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做基因突变
B.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中碱基发生变化是基因突变
C.突变频率很低,但是多方向性的
D.突变能够自然发生,也能人为诱导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如图所示,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当CO2在一个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后,又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被合成为葡萄糖。则CO2要经过几层生物膜(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
B.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
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
D.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密瓜果实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如下曲线图(Q(CO2)表示CO2释放量,Q(O2)表示O2吸收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胚根长出前,种子以吸胀吸水为主,且吸水总量不如含蛋白质较多的大豆种子
B.18~30h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C.刚开始萌发时的种子进行异养代谢,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显著增加
D.从图中可知种子萌发开始就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去除鼠的甲状腺,10天后进行测试,与未去除甲状腺的鼠相比较,物质代谢低下,而且在血液中无法检出甲状腺激素。如在摘除术后第3天开始注射用溶剂溶解的甲状腺激素连续5天,10天后物质代谢低下症状消失。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使物质代谢率提高。为证明以上推论,还需要进行若干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同时还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 )
A.手术后第3天开始,只注射前述实验用的溶解剂
B.手术后就开始注射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溶剂溶解的甲状腺素
C.不去除甲状腺,不注射甲状腺素的对照组
D.注射甲状腺素,切除甲状腺后第3日移植甲状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5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个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a 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6种培养基上,2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以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关于突变株a和b分别对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培养基 |
1 |
2 |
3 |
4 |
5 |
6 |
添加氨基酸 |
BCDE |
BEFG |
CFHI |
DEFI |
GHIJ |
EHGJ |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有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三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4、5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用15N标记含有1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的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甘酸6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被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基因身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