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407  143415  143421  143425  143431  143433  143437  143443  143445  143451  143457  143461  143463  143467  143473  143475  143481  143485  143487  143491  143493  143497  143499  143501  143502  143503  143505  143506  143507  143509  143511  143515  143517  143521  143523  143527  143533  143535  143541  143545  143547  143551  143557  143563  143565  143571  143575  143577  143583  143587  143593  143601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H+ B.CI﹣、NH4+、OH﹣ C.Ba2+、SO42﹣、NO3﹣ D.Na+、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小红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确的是

A. 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由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20克,将其投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12克 B. 24克 C. 36克 D. 4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NO3)2、Ba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SO4,一定含有Ba(NO3)2、BaSO4、Na2CO3

B. 白色沉淀A中含有BaCO3和BaSO4

C. 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KCl可取白色沉淀E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D. 无色溶液F中最少有4种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①酸溶液中都含有的阳离子_______; ②引起酸雨的气体____________;

③常温下呈液态且易挥发的碱_____; ④可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___。

(2)如图是某品牌电饭煲的示意图:

①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②电饭煲的外盖是塑料做的,制作时该用________塑料(填 “热塑性”或“热固性”);

③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煮好米饭的盖子打开,从内盖上淌下来的的水是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采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__,若要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A中锥形瓶,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B中锥形瓶,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B中溶液最后呈红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矿石由MgO、Fe2O3、CuO、SiO2组成,先将矿石粉碎,再用它制备氢氧化镁,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工艺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

(3)写出得到溶液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出沉淀SiO2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

(5)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容许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天然碱样品,其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他们是一对“好兄弟”,小明对他们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20 ℃时,碳酸钠溶解度是21.5克,碳酸氢钠溶解度是9.6克。

(2)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H2O

(3)Ca(HCO3)2 +Na2CO3= CaCO3↓+2NaHCO3

(4)CaCl2 稀溶液与 NaHCO3稀溶液混合无沉淀、与Na2CO3稀溶液混合有沉淀

Ⅰ.了解他们的性质

(1)有道菜叫猪肚炒大蒜,猪肚美味又营养,但最大的烦恼就是难以清洗,人们常加入碳酸钠来去除油腻和异味,这是利用其溶液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

(2)20 ℃时,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看到白色浑浊,小明经过推理可能发生化合反应,则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钠盐均溶于水,为什么浑浊呢?查阅资料:白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

试回答:① 结论:_______(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质 ;

②写出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样品的成分

【提出问题】天然碱样品含有什么成分?

【假设猜想】

假设一:天然碱成分为碳酸氢钠;

假设二:天然碱成分为碳酸钠;

假设三:天然碱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下列操作可选药品:NaOH溶液、 稀盐酸、 Ca(OH)2溶液、 C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天然碱样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如果操作一有沉淀,则进行操作二)

无沉淀出现

假设一成立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观察。

__________

假设二成立

现象略

假设三成立

【结论】假设一成立

Ⅲ.记录变化的过程

(1)若该样品为碳酸氢钠,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16.9克),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混合物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2)小明同学在数据分析时发现,若依据上述操作及图表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比真实值大,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北京市延庆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达尔文 C.道尔顿 D.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