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 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C.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 滴瓶上的滴管在滴加完试剂后要清洗干净放回原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
B. 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到t2℃、过滤、升温到t3℃
C. 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D. 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除杂设计正确的是
序号 | 物 质 | 杂 质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盐酸 | 过量CaCO3,过滤 |
B | MnO2 | KCl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KClO3 | KCl |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
D | CuSO4溶液 | FeSO4 |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等质量的锌、铁中分别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产生氢气的质量随硫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曲线表示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过程
B. M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硫酸和硫酸亚铁
C. 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D. N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母液中有一种物质是NH4Cl)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B. 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C. 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 =NaHCO3↓+NH4Cl
D. “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
(3)人体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会导致侏儒症; (4)硫酸铝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 铜 C.石灰石 D.氮气
E.武德合金 F.活性炭 G. 明 矾 H. 一氧化碳
(1)制作保险丝________________;(2)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
(3)工业冶炼生铁的原料__________;(4)可作冰箱去味剂的是_________;
(5)理想绿色能源_______________;(6)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1O3晶体:
(1)完成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 NaClO3+3 __________ ↑;
(2)Ⅱ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KC1O3的 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①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是20mL水和20mL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现象,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3)物质形成溶液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图③中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高氯酸铵( NH4ClO4)曾作为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高温时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 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
(2)高氯酸铵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