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称量固体质量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使用________(填“图1”或“图2”)称量物质质量;
(2)用图1称量2g食盐,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时,这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用图2装置称量5.2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_______;
A、4.8克 B、5.2克 C、5.0克 D、5.1克
(4)改正图3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雨、小晴等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 , ③ ;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E排空气来收集氧气应从 处进气 (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是两个实验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二个反应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甲中 ;
乙中 ;
(2)通过比较,发现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
② ;
(3)写出甲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用带火焰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以丙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请你预测所观察到的现象:
①甲、乙瓶中: ;
②丙瓶中: 。
(2)进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① ;
② 。
(3)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红磷常用作军事上做烟幕弹的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田径比赛中,发令枪子弹所用原料之一也是红磷,你认为记时员开始按表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而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但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中毒性肺气肿。
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述材料中可知臭氧的作用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 木条迅速复 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用稀有气体可制成霓虹灯,原因是 ;
(2)从细口瓶倒液体标签要朝着手心的原因是 ;
(3)蛋黄派充氮气包装,其原因是 ;
(4)白炽灯泡钨丝上放少量红磷,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取2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注入30%的双氧水,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 的木条,木条复燃。而另一试管无明显现象。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变,这证明了土豆里有一种生物酶能起 (填“氧化”“还原”“催化”或“吸附”)作用。
(2)下列现象中:①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冷饮,过一断时间后,冷饮瓶的外壁上就出现水珠;②冬天,人说话时,可看到呼出的气体变成水雾;③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几天后,饼干就变得不脆了;④夏天吹空调时,可看到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有“冷气雾”;⑤对着干冷的玻璃杯吹气时,玻璃杯的壁上出现水雾。
其中,能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要高的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