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佛山23)(8分)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全品中考网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G 。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实验室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
。
(4)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
(5)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反应的过程是:
(用文字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江西21)(6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是气态单质。则C的化学式是 ,E的用途可能是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湖北省黄石市21)已知A—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E、F为单质,A、E为固体,E为
产量最大的金属,C、F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
制取C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G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红河24)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固体粉末中一定含 ,一定不含 。
(2)写出步骤1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长春中考21.)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 ;
(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由此得出结论: ;
(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由此得出结论:不含有CaCl2。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有Ca(OH)2;
(4)综合分析可知: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①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梧州45).现有CuSO4、NaCl、NaOH、Na2SO4四种溶液,通过观察即可鉴别出来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溶液,将其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可鉴别出 溶液;剩余的两种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 溶液即可进行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梧州47).(6分)已知A、B是两种盐,B的组成元素比A的组成元素多一种;A与B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同的X、Y、Z三种产物,其中X是无色无味气体,Y和Z是生理盐水的两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和Z分别是 、 。
(2)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仅用本题出现过的物质区分A、B两种盐的化学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4 题型:填空题
(10本溪22).(2分)(1)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 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
(2)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②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请你判断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一) 题型:选择题
(10滨州3).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B.水产品经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
C.煤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气扇 D.洗净的铁锅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