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表1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人口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题。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海域为 ________海,甲处海底地形为 ________ ,乙处海底地形为 _____ 。
(2)该海域特有的生物海岸有 _______ 、 ________ 。在海岸带开发利用中易产生的问题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的角度,简述该海域对A国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资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速度较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
根据资料和图5回答题。
1. 图示各省(市)2000~2005年劳动力收益增幅最大的是
A.江苏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 上海市
2.北京市农业劳动力效益最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农产品价格高,市场广阔
C.农村土地价格上涨 D.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图4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 1083mm 、986mm 、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题。
1.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2.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下页),回答题。
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 B.图④、图③ C.图①、图③ D.图④、图②
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 B.纬度 C.地形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鱼塘→果基、花基、鱼塘”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试题。
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谋求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的共识。人口激增、资源缺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举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世界各国承担同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
B.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改变生产方式,寻求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
D.制定全球统一目标和政策,以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农村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危害不大
B.农村经济落后,应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
C.发展经济需协调好与生态、社会的关系
D.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是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硅谷"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②传统工业集聚,基础好;
③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
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