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3603 63611 63617 63621 63627 63629 63633 63639 63641 63647 63653 63657 63659 63663 63669 63671 63677 63681 63683 63687 63689 63693 63695 63697 63698 63699 63701 63702 63703 63705 63707 63711 63713 63717 63719 63723 63729 63731 63737 63741 63743 63747 63753 63759 63761 63767 63771 63773 63779 63783 63789 63797 203614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化合物A与B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呈液态;D与E都为金属单质,且D、E与甲的浓溶液在常温作用都无明显现象,加热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E与D的氧化物的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1)A的结构式为______,说出A在医疗中的一种重要作用______.
(2)写出过量D与甲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以D、E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以组成原电池,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现利用此装置电解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都是2.24L.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若电解前CuSO4溶液的体积为200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4)含有D、E元素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高效净水剂[ED(OH)4Cl2]m与过量浓盐酸溶液可以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 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C.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16岁时,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具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奖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B.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4H++4e-=2H2O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D.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22.4LCl2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常温下,100mL 1mol/L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C.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小于0.1NA
D.一定温度下,1L0.5mol/L NH4Cl溶液与1L0.25mol/L(NH4)2Fe(SO4)2溶液中NH4+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在水电离出的c(H
+)=1×10
-12mol/L的溶液中:NH
4+、Na
+、SO
42-、Cl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3-C.NH
4Cl溶液:K
+、Na
+、SO
42-、AlO
2-D.

=0.1 mol/L的溶液:Na
+、K
+、SiO
32-、NO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6月18日18时37分“神州九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13天后,返回舱于6月29日上午10时许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九号”所用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推进剂为N2O4和偏二甲基肼((CH3)2N-NH2),此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元素被还原,C元素被氧化
B.每生成1mol CO2转移电子数为4NA
C.若有90g偏二甲基肼完全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为3molCO2和1.5mol N2
D.该反应中偏二甲基肼既为氧化剂又为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反应的△H=-15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50 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50 kJ?mol-1
D.逆反应活化能比正反应活化能大15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
(1)如图
(2)25℃、101kPa下:
①2Na (s)+

O
2(g)═Na
2O(s)△H
1=-414kJ/mol
②2Na(s)+O
2(g)═Na
2O
2(s)△H
2=-511kJ/mol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常温下Na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的速率逐渐加快
C.25℃、101 kPa下,Na
2O
2(s)+2Na(s)═2Na
2O(s) H=-317 kJ/mol
D.Na
2O 和Na
2O
2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体积
B.加大Y的投入量
C.加大N的投入量
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