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2967  82975  82981  82985  82991  82993  82997  83003  83005  83011  83017  83021  83023  83027  83033  83035  83041  83045  83047  83051  83053  83057  83059  83061  83062  83063  83065  83066  83067  83069  83071  83075  83077  83081  83083  83087  83093  83095  83101  83105  83107  83111  83117  83123  83125  83131  83135  83137  83143  83147  83153  83161  203614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阿斯巴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糖类

B.

分子式为C14H19N2O5

C.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向水中通入氯气:Cl2+H2O=2H++Cl+ClO

B.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2Fe3++3Cu=2Fe+3Cu2+

C.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向二氧化锰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MnO2+4H++2ClMn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H+)>c(O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

常温下,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电解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产物不同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弱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

A.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

B.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l2

C.

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金属Na

D.

向A12(SO4)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C7H16中含有23 mol共价键

B.

标准状况下,1.12 L NH3中含有0.5 mol e

C.

常温常压下,22 g CO2中所含分子数是0.5 mol

D.

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溶液中c(Na+)=1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金属性:Mg>Al>Na

B.

原子半径:S>O>F

C.

碱性:KOH>Mg(OH)2>NaOH

D.

氢化物稳定性:HBr>HCl>P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CO2和CH4都是温室气体

B.

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气体

C.

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份都是油脂

D.

毛发和蚕丝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  ]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液滴下氧气含量少,发生析氢腐蚀

B.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C.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Q的反应热Q为

[  ]

A.

1780 kJ

B.

1220 kJ

C.

450 kJ

D.

-430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