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9462  89470  89476  89480  89486  89488  89492  89498  89500  89506  89512  89516  89518  89522  89528  89530  89536  89540  89542  89546  89548  89552  89554  89556  89557  89558  89560  89561  89562  89564  89566  89570  89572  89576  89578  89582  89588  89590  89596  89600  89602  89606  89612  89618  89620  89626  89630  89632  89638  89642  89648  89656  203614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B) 题型:013

10 mL N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5 mL(相同状况),则CO2和NO的体积比不可能为

[  ]

A.

1∶1

B.

2∶1

C.

3∶2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A) 题型:013

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  ]

A.

3∶1

B.

1∶3

C.

2∶1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A) 题型:01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

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

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

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A) 题型:013

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  ]

A.

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

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

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

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A) 题型:013

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A) 题型:013

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

A.

SO2与O2

B.

NO2与NO

C.

O2与N2

D.

NO与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离子反应(B) 题型:013

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Mg2+、C1、OH

B.

H、Ca2+、CO、NO

C.

CU2+、K、SO、NO

D.

Na、HCO、OH、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离子反应(B) 题型:013

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

B.

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

C.

电解所得到的物质

D.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离子反应(B) 题型:013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

A.

K、Na、NO、MnO

B.

Mg2+、Na、Cl、SO

C.

K、Na、Br、Cu2+

D.

Na、Ba2+、OH、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离子反应(B) 题型:013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Mg2+、H、Cl、OH

B.

Na、Ba2+、CO、NO

C.

Na、H、Cl、CO

D.

K、Cu2+、NO、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