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A) 题型:013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
[ ] | |
A. |
O2 |
B. |
CH4 |
C. |
CO2 |
D. |
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A) 题型:013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 |
[ ] | |
A. |
原子数 |
B. |
分子数 |
C. |
体积 |
D. |
物质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A) 题型:013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 ] | |
A. |
③②①⑤④ |
B. |
①②③⑤④ |
C. |
②③①④⑤ |
D. |
③⑤②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A) 题型:013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 ] | |
A. |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B. |
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C. |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
D. |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B) 题型:013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
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
B. |
SO2是硫酸的酸酐 |
C. |
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
D. |
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B) 题型:013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
[ ] | |
A. |
立刻褪色 |
B. |
慢慢褪色 |
C. |
先褪色,后复原 |
D. |
颜色不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B) 题型:013
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 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
[ ] | |
A. |
ClO3->BrO3->IO3->Cl2 |
B. |
BrO3->Cl2>C1O3->IO3- |
C. |
BrO3->ClO3->Cl2>IO3- |
D. |
Cl2>BrO3->C1O3->I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B) 题型:013
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
[ ] | |
A. |
NH3 |
B. |
N2 |
C. |
N2O3 |
D. |
H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B) 题型:013
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
[ ] | |
A. |
NaNO3 |
B. |
FeCl2 |
C. |
Na2SO4 |
D. |
Al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B) 题型:013
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 |
[ ] | |
A. |
钠元素 |
B. |
氯元素 |
C. |
碘元素 |
D. |
铁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