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 m,直径为10-7 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18℃~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B. |
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
C. |
金属镓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
D. |
金属镓的体积在10℃~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自英国科学家狄拉克提出反粒子存在的预言后,人类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反物质的例证,后又聚焦于反物质的合成研究.1997年人类首次合成了9个反氢原子.2002年是人类合成反物质的丰收年,共合成了5万个反氢原子,也是对狄拉克诞辰100周年祭奠了一份厚礼.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组成应该为 | |
[ ] | |
A. |
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B. |
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C. |
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D. |
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得电子能力强的是 | |
[ ] | |
A. |
只有④ |
B. |
只有⑤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
[ ] | |
A. |
HF |
B. |
H3O+ |
C. |
NaH |
D. |
H2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
[ ] | |
A. |
X2YZ4 |
B. |
XYZ3 |
C. |
X3YZ4 |
D. |
X4Y2Z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
B. |
只有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
C. |
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
D. |
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
B. |
Ds是超铀元素 |
C. |
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
D. |
Ds为金属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下列元素一定在元素周期表的ⅢA族的是 | |
[ ] | |
A. |
54号元素 |
B. |
116号元素 |
C. |
81号元素 |
D. |
88号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13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
B. |
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
C. |
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
D. |
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