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8274  38282  38288  38292  38298  38300  38304  38310  38312  38318  38324  38328  38330  38334  38340  38342  38348  38352  38354  38358  38360  38364  38366  38368  38369  38370  38372  38373  38374  38376  38378  38382  38384  38388  38390  38394  38400  38402  38408  38412  38414  38418  38424  38430  38432  38438  38442  38444  38450  38454  38460  3846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别决定于                      

A.碱基对的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解旋酶的特异性
C.碱基对有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细胞分裂的多样性和DNA复制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B.不同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一般是不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细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细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补充R型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直接证明S型细菌DNA不是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因素
D.与“以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3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三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1/2 B.5/8C.1/4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父方减Ⅰ中B.母方减Ⅰ中C.父方减Ⅱ中D.母方减Ⅱ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