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表示的是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则在此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质是
A.ATP水解酶 | B.血浆蛋白 | 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D.血红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细胞器组成成分、种类和结构,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 |
B.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 |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医学界早已知道,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与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使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体细胞 |
B.糖类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C.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
D.谷氨酰胺可能用于合成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1、2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某时期模式图,图3表示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
B.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 |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D.图1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中合成ATP 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 |
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光反应固定的太阳能 |
C.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
D.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些酶必需在某些特定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下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管I | 试管II | 试管III |
某酶 | 1mL | 1mL | 1mL |
pH | 8 | 8 | 7 |
温度 | 80℃ | 40℃ | 40℃ |
反应物 | 1mL | 1mL | 1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点处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移 |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 |
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正常绿色植物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表明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都能参与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大棚里种植蘑菇会使光合作用增强 |
B.大棚覆盖无色塑料薄膜最有利于蔬菜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
C.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 |
D.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人工补充光照或施农家肥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