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电解水时,常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现将加有氢氧化钠的水
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也由4.8%变为5%。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电解后剩余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H2体积分数(%)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空气体积分数(%) | 95 | 90 | 80 | 70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点燃时现象 | 不燃不爆 | 弱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强爆炸 | 弱爆炸 | 安静燃烧 | 安静燃烧 |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教材“单元探究活动”中提到: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
(3)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主要是甲烷气体燃烧爆炸)。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
以预防瓦斯爆炸事故?
。(答出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_____________,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针对这种加热方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C)如果试管中为饱和的石灰水,加热后试管中出现浑浊
(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断地运动 |
C |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
D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100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年,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少喝水,不洗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