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7283  87291  87297  87301  87307  87309  87313  87319  87321  87327  87333  87337  87339  87343  87349  87351  87357  87361  87363  87367  87369  87373  87375  87377  87378  87379  87381  87382  87383  87385  87387  87391  87393  87397  87399  87403  87409  87411  87417  87421  87423  87427  87433  87439  87441  87447  87451  87453  87459  87463  87469  87477  211419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下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20406080
B物质溶解度
(g/100g水)
3235404555
(1)请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上绘制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    (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B物质,若使B物质完全溶解,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3)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5)若要从B的溶液中提纯B物质,小明同学认为:用蒸发水的方法;小娟同学认为: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你认为    同学的方法合理,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0℃时,100g饱和NH4Cl溶液中含有NH4Cl 37.5g.则该温度时NH4Cl的溶解度为    g/100g水,若将此溶液稀释到25%,需加水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复习气体制取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内容如下:
(1)将课本的基础知识梳理归纳如下,请你共同完成相关内容:
 
制取气体装置连接顺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
二氧化碳A接D
Zn+H2SO4→ZnSO4+H2
(2)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几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
②用所得氯化钾晶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钾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g.
③在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b.蒸发皿,c.玻璃棒,d.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
240℃.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设计如下:

(1)按图-1实验,可观察到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按图-2实验,可观察到现象: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_ C+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报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人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学习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时,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装置.三个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中有关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其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氧化,要注意先______.
(3)根据要求填表:
装置实验现象简  答
A装置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O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试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为避免受到黄曲霉毒素的伤害,霉变的花生米可以油炸后食用
B.常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人体有充足的维生素
C.食品厂用CuSO4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
D.使用聚氯乙烯薄膜包装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试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达菲是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C6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D.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试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石灰石能被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试巻(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有CO2是酸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