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013  27021  27027  27031  27037  27039  27043  27049  27051  27057  27063  27067  27069  27073  27079  27081  27087  27091  27093  27097  27099  27103  27105  27107  27108  27109  27111  27112  27113  27115  27117  27121  27123  27127  27129  27133  27139  27141  27147  27151  27153  27157  27163  27169  27171  27177  27181  27183  27189  27193  27199  2720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19、学习化学使你变得聪明,防止你走入生活学习中的误区,如:
(1)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有剧毒;
(2)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黏土.
这样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试举两例.
(3)
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4)
金刚石既不是金也不是钢.它是碳的一种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其主要原理就是运用了冷凝催化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将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融化,形成雨滴.实现人工降雨30~50毫米,大大缓解了灾情.
另查资料知:碘的元素符号为I,其常见化合价为-1价,碘单质化学式为I2
今年春天,我市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5月14日,我市使用了500发碘化银炮弹:
(1)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AgI═2Ag+I2

(2)分析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
物理变化:
冰晶融化形成雨滴

化学变化:
碘化银在空中分解生成银和碘单质

(3)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
干冰

(4)请你提出一个解决我市用水危机的预防性方案:
①从保护水源的角度:保护江、河等水源;②从节约用水的角度:如节约家庭和工业用水;利用海水冲厕等;③从废水的综合利用:如家庭或工厂废水的循环使用;④从水资源开发:如海水的淡化等;⑤从人工增雨的技术开发:研究人工增雨;⑥从保护环境上:植树造林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们的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彩图,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不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能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钢铁⑤钢铁可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2)一种有机物的燃烧
 

(3)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4)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6、一般而言,物质的用途由其决定,物质的性质包括
物理
性质和
化学
性质,其中后者仅凭感官无法知道,必须通过
化学变化
才能显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5、给你一件物品,通过人体各器官或借助常规仪器,你就可能指出这件物品的物理性质,你应该从这件物品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沸点、硬度、
密度
等方面来描述.例如:给你一支粉笔,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性质吗?至少说出四点:
白色
固体
圆柱形
无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4、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家老俩口身体突然起火化为灰烬.这种奇怪的“人体自焚”现象虽然至今仍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人体自焚”是一种
化学
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3、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空气可认为是一种溶液,溶剂是N2,溶质是O2、CO2、稀有气体和其他杂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质量守恒定律只符合部分化学反应.如: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所余下的白色固体质量比原来的要大,煤燃烧后所余灰烬比原来的要小,这两者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