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2297  62305  62311  62315  62321  62323  62327  62333  62335  62341  62347  62351  62353  62357  62363  62365  62371  62375  62377  62381  62383  62387  62389  62391  62392  62393  62395  62396  62397  62399  62401  62405  62407  62411  62413  62417  62423  62425  62431  62435  62437  62441  62447  62453  62455  62461  62465  62467  62473  62477  62483  62491  203614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00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的差值为0.02mol
B.原溶液中c(Cl-)=0.75mol?L-1
C.原溶液的pH=1
D.原溶液中n(Mg2+):n(Al3+)=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
a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b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又完全溶解.实验过程中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_.还有一种阳离子没有检验,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______,现象是______.
(2)溴水和氯化铁溶液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浓度较小时,溶液均呈黄色.某同学在探究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讨论.
实验操作:向20mL的FeSO4溶液中,滴加浓溴水,振荡.
实验现象:溶液由浅绿色(近乎无色)变成黄色.
a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用选项符号表示).
①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Br2            
②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Fe3+
③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Fe3+和Br2
b为进一步探究溴水和FeSO4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下列是该同学设计的一些实验方案:
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案1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NaOH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溴水和Fe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2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未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3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呈橙红色,说明未发生化学反应
①方案1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方案2的结论明显不合理,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方案3的结论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④你认为判断溴水和FeSO4溶液是否反应的最简单方法是(填“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图中A~J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______,H是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J与D反应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在常温下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某纯碱样品的纯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样品溶解后,加试剂使CO32-沉淀,测定沉淀的质量.
【方案二】用稀酸将CO32-转化为CO2,测定CO2的质量.
(1)方案一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样品W1 g并溶解样品;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沉淀W2 g并进行恒重操作,最后称量沉淀W3 g.
称量时所需定量实验仪器为______.根据方案一的数据,算出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方案二的实验装置如图:

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干燥管内装满碱石灰,称量质量为W1 g;③称量W2 g样品装入广口瓶B中;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⑤关闭止水夹,缓慢加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⑥打开止水夹;⑦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W3 g.
根据方案二的数据,算出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代数式表示).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如果没有装置A和实验操作④⑦,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有同学认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干燥管导致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改进措施可以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潮汕两市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将乙醇和乙酸鉴别开来
C.葡萄糖和淀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潮汕两市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8.5g氯化钠中约含有6.02×1023个氯化钠分子
B.常温常压下,2.24L C2H4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6NA
C.0.1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200mL 0.5mol?L-1的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数目小于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潮汕两市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X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D.若z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潮汕两市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Fe3+、Al3+、Cu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能够大量共存
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SO42-、C1-、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潮汕两市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潮汕两市高三(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B.装置②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④可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