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920  171928  171934  171938  171944  171946  171950  171956  171958  171964  171970  171974  171976  171980  171986  171988  171994  171998  172000  172004  172006  172010  172012  172014  172015  172016  172018  172019  172020  172022  172024  172028  172030  172034  172036  172040  172046  172048  172054  172058  172060  172064  172070  172076  172078  172084  172088  172090  172096  172100  172106  172114  211419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C.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D.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解析】A、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故A错误;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故B正确;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其饱和溶液降温就不会析出晶体,故错误;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例如铵根离子和钠原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硫酸氢钠能解离出H+,属于酸

B. 一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 臭氧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D. 碘酸钾的化学式是KIO3,属于盐

D 【解析】A、碳酸氢钠能电离出H+,同时还电离出阳离子钠离子,不属于酸,故错误;B、一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不是有机物,故错误;C、臭氧是由一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碘酸钾的化学式是KIO3,是由碘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B 【解析】试题分析:依图t2℃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A正确;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B错误;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正确;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B. 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 m的数值为64

D. 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A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4g=16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60g-16g=44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50g-14g=36g;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6g:64g=1:4,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W和Z,若W为水,由于无法确定X、Y的元素组成,X或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稀盐酸能和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当有100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56 g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 g氢气。下列有关铁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中含有碳 B. 铁表面有铁锈

C. 铁中含有碳和锌 D. 铁中含有碳和铝

D 【解析】【解析】 正常情况下当有56g纯铁粉时可以生成2g氢气, Fe+2HCl═FeCl2+H2↑ 56 2 56g 2g 现在由于铁粉不纯生成的氢气同样是2g,这时一定有其他的物质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先看选项,选项中,除了Fe之外的物质有碳(C),锌(Zn),铁锈(Fe2O3),铝(Al) 碳不与稀盐酸反应; 锌与稀盐酸反应: 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Fe B. Ba(OH)2 C. HCl D. FeCl3

A 【解析】【解析】 根据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在四个选项中,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盐酸以及氯化铁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铁不会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反应。故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欲测定Na2CO₃和NaCl 固体混合物中Na2CO₃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 g 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气体

B.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m1g

C. 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 g固体

D. 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

C 【解析】CO2气体能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到的VmL气体并不是样品中的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所生成的所有CO2的质量,据此不能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A不合理;a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的是NaCl溶液,仅根据所得溶液质量和样品质量不能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B不合理;样品与足量Ca(OH)2溶液混合发生反应:Na2CO3+Ca(OH)2=CaCO3↓+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预测反应现象:

⑴ Ni(OH)2 ⑵ ①NiSO4 + 2NaOH ==== Ni(OH)2 ↓+ Na2SO4 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解析】(1)氢氧化镍是由镍和氢氧根组成。已知在化合物中镍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氢氧化镍的化学式应为Ni(OH)2。 (2)① 硫酸镍属于盐类,氢氧化钠属于碱,二者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硫酸钠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全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金属 非金属 Na+(Mg2+或Al3+) O2-(或F-) 【解析】(1)在第三周期(横行)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3)氖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0个,第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