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251  27259  27265  27269  27275  27277  27281  27287  27289  27295  27301  27305  27307  27311  27317  27319  27325  27329  27331  27335  27337  27341  27343  27345  27346  27347  27349  27350  27351  27353  27355  27359  27361  27365  27367  27371  27377  27379  27385  27389  27391  27395  27401  27407  27409  27415  27419  27421  27427  27431  27437  2744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3、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下列生活现象中:①铁制品生锈;②将发面团蒸成馒头;③用洗涤剂清洗油污;④葡萄酿成葡萄酒;⑤硬水加热转化为软水,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4、将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过量的碳酸钠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已知反应前烧杯内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为92.0g,从反应开始至以后的8分钟内,每1分钟读1次数并记录.结果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质量/g 92.0 91.0 90.5 90.2 90.1 90.4 90.1 90.1 90.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减少的原因是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2)表中有一个测定结果误差较大,这点所在的时间是第
5
min.
(3)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与时间的曲线图(Ⅰ).
如果改用更浓的但HCl质量不变的盐酸重复实验(注意: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反应前烧杯内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仍为92.0g,碳酸钠过量),试在坐标纸上画出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与时间的大致曲线图(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3、二氧化碳气体通往氢氧化钠溶液中,看不到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反应了?为证实这一疑问,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你认为达不到目的是
A

你还能用其它方法验证吗?如:(叙述或图示均可)
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保存氢氧化钠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要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可用式子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叶绿素
淀粉+氧气,某样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面的探究实验:按如图所示,将两盆绿色植物分别用透明塑料膜罩住(其中B装置中还放有盛了某种溶液的烧杯).他们先将A、B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数小时后检测出:A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有淀粉生成,而B装置中植物的叶片却没有淀粉生成.
精英家教网
(1)先将A、B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其目的是
 

(2)B装置中的植物在阳光下
 
(填“有”或“没有”)发生光合作用.
(3)B装置中的烧杯里盛的溶液是
 
,其目的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4)以上实验表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把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如Zn),放入活动性更弱的几种金属的盐[如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几种金属离子是同时被置换的,还是分步被置换的呢?你对此的猜测是
分步被置换
.为证明这一猜测,请你谈谈自己准备采用的实验方法及思路
取极少量的Zn放入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将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看有无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我们知道,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主要发生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而在夜晚主要发生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这一因素会不会引起昼夜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呢?
为探究其结果,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用下面的实验,测定森林某处白天和夜晚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1)、配制一杯稀氨水,并向氨水中滴入3-5滴酚酞试液,使溶液呈浅红色,把得到的溶液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里备用.
(2)、分别选择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时间,到森林某处用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10mL,再抽气到50mL刻度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振荡2-3分钟,然后将注射器用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不要把溶液排出).再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直至注射器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的次数填入下表[用白天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以0.03%计)作为比较标准]:
编号 取样时间 取样时间 抽气次数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
1 林木某处 凌晨5时 2次
0.3%
2 同上 上午9时 20次 0.03%

该探究结果说明,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晚上比白天更
.(高或低)
很多人习惯在天亮前到森林里进行晨炼,请你根据该探究结果此作出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产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
铁架台
,B
试管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赶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有CO2生成
④安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所得碳、氧元素质量比与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不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7、某同学把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黑色的木炭粉均匀后,放入试管内加热到高温,充分反应后,试管内除有红色物质产生外,仍有黑色 固体残留.该同学信为残留的黑色粉末一定是木炭粉,你认为对吗?
不对
如果你不同意此观点,请说出你的意见
黑色粉末也有可能是氧化铜

你能设计实验,确定该残留物中黑色物质的成分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