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0061  30069  30075  30079  30085  30087  30091  30097  30099  30105  30111  30115  30117  30121  30127  30129  30135  30139  30141  30145  30147  30151  30153  30155  30156  30157  30159  30160  30161  30163  30165  30169  30171  30175  30177  30181  30187  30189  30195  30199  30201  30205  30211  30217  30219  30225  30229  30231  30237  30241  30247  3025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先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Na---23   O---16   H---1  C---12  Cl---35.5
(1)根据图象可知,NaOH
 
 (填“全部”或“部分”)变质.
(2)若全部变质,计算求出样品质量;若部分变质,求出其中一种物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3、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KNO3、Na2CO3、(NH42SO4、Fe2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
NH3
(写化学式);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NH4Cl,Fe2O3
(写化学式);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NaCl、BaCl2
(写化学式);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用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碳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做如下两个实验:甲班做它们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乙班做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有关实验.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
(1)甲班废液呈红色,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一定不含有
碳酸钾、氢氧化钠

(2)在乙班的实验中,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稀硫酸和碳酸钾能发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
当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有新的物质生成

(3)设计实验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溶液可以发生反应,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4)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观察图,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稀硫酸中H+的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新的粒子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A、B装置来制取气体:精英家教网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
 
,得到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溶液与该黑色粉末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
(3)化学兴趣小组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用极薄的塑料袋吹成一个小气球,放在大烧杯内,再向烧杯底部能入二氧化碳,气球能缓缓上升到烧杯口部如图C,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Al

(2)  表示的是(填名称)
氯离子

(3)由6、8、11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Na2CO3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是
同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相同的,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一个(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表示:
五个氮原子
 
;两个氢氧根离子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并标出其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如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精英家教网
(1)根据图中数据和有关的化学知识,你认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填写序号).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的导电性;   ③金属的活动性;    ④金属的延性、展性;    ⑤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2)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从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还原出铁.现有含氧化铁10mol的铁矿石,能够冶炼出金属铁多少克?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多少个二氧化碳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西气东输”工程第一期已经基本完工,上海地区已逐步使用天然气代替人工煤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它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1mol该物质中含有
 
mol氢原子.写出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某正盐进行焰色反应,看到火焰呈黄色;在盐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产生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
推测:该正盐是(填化学式)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