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7510  47518  47524  47528  47534  47536  47540  47546  47548  47554  47560  47564  47566  47570  47576  47578  47584  47588  47590  47594  47596  47600  47602  47604  47605  47606  47608  47609  47610  47612  47614  47618  47620  47624  47626  47630  47636  47638  47644  47648  47650  47654  47660  47666  47668  47674  47678  47680  47686  47690  47696  47704  150026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泰山林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测量裸地、草地、灌丛湿程中,下列哪些数据能够横比( )
A.裸地的早上湿度和草地的中午湿度
B.草地的早、中、晚湿度
C.裸地的早晚湿度和草地的晚、早湿度
D.裸地的中、晚湿度和灌丛的中、晚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 )
A.高大乔木
B.低矮灌木
C.细菌、真菌
D.大型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修筑
B.对黄河河床底部的泥沙清淘
C.大力培养水生生物
D.植树、种草,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 )
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C.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
A.玉米、蝗虫、猫头鹰、青蛙属于陆生生物
B.鸡、鸭、鹅、狗等属于家禽
C.小麦、高粱、玉米、大豆等属于粮食作物
D.鲫鱼、家鸭、鹅、海蜇属于水生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201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