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521  4529  4535  4539  4545  4547  4551  4557  4559  4565  4571  4575  4577  4581  4587  4589  4595  4599  4601  4605  4607  4611  4613  4615  4616  4617  4619  4620  4621  4623  4625  4629  4631  4635  4637  4641  4647  4649  4655  4659  4661  4665  4671  4677  4679  4685  4689  4691  4697  4701  4707  4715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化学实验中分液漏斗有诸多刚途,请按要求回答:
I、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从所示的分液漏斗中将下层液体放出的操作步骤为:

①______;
②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到一个烧杯里,当下层液体全部流出活塞的细孔时,______;
③从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④旋开活塞,将留在颈部的下层液体放出到盛接下层液体的烧杯里.
II、用烧杯、分液漏斗、导管和铁架台组装了一套制取NO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该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III、用如图(2)所示装置来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操作步骤:
①如图(2)所示,向分液漏斗C加入约20mL的浓氨水,用连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塞住上口;
②放在B装置中,用70℃的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③迅速将迮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拔山,塞上插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如图(2)),用注射器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蒸馏水,打开旋塞,形成喷泉.

(1)为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需要A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2)图(2)中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回答下列关于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硝酸
需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涉及的主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向一支装有FeC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其中含铁元素的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含有Fe2+离子,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一: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含有Fe2+离子;
方案二: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通入氯气,溶液变为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含有Fe2+离子;
则请回答:①你认为哪个方案较为合理______;
②写出Fe2+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⑧实验室在保存含有Fe2+离子的溶液时,为了防止Fe2+离子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4)鲜榨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鲜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的Fe2+变为棕黄色的Fe3+,则这个变色的过程中Fe2+被______;若在榨汁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②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实验室测定中和热时,过早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③将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
④实验室用铜片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
⑤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⑥向氨水中滴加Al2(SO43溶液和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现象相同.
⑦苯与溴水在铁粉的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
⑧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多.


  1. A.
    ①②④⑥
  2. B.
    ①③④⑤⑥
  3. C.
    ③④⑥⑦
  4. D.
    ③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