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523  4531  4537  4541  4547  4549  4553  4559  4561  4567  4573  4577  4579  4583  4589  4591  4597  4601  4603  4607  4609  4613  4615  4617  4618  4619  4621  4622  4623  4625  4627  4631  4633  4637  4639  4643  4649  4651  4657  4661  4663  4667  4673  4679  4681  4687  4691  4693  4699  4703  4709  4717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
    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2. B.
    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3. C.
    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4. D.
    常温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1. A.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2. B.
    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3. C.
    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4. D.
    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2. B.
    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H2
  3. C.
    配制20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4. 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I-+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
实验原理: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可用过量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一起摇动,达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2Na2S2O3+I2=2NaI+Na2S4O6.由于溶液中存在I3-═I-+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得的是I2和I3-的总浓度,设为c1,c1=c(I2)+c(I3-);c(I2) 的浓度可用相同温度下,测过量碘与水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代替,设为c2,则c(I2)=c2,c(I3-)=c1-c2
实验内容:
1.用一只干燥的100mL 碘量瓶和一只250mL碘量瓶,分别标上1、2号,用量筒取80mL 0.0100mol.L-1KI于1号瓶,取200mL 蒸馏水于2号瓶,并分别加入0.5g过量的碘.
2.将两只碘量瓶塞好塞子,振荡30分钟,静置.
3.分别取上层清液20mL用浓度为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号瓶消耗V1mL Na2S2O3溶液,2号瓶消耗V2mL Na2S2O3溶液.
4.带入数据计算c(I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原因是______.
(2)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
(4)用c、V1 和V2 表示c(I3-)为______mol?L-1
(5)若在测定1号瓶时,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测定的c(I3-)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或分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1. A.
    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K+、Al3+、Cl-、SO42-
  2. B.
    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O3-
  3. C.
    使石蕊呈变红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4. D.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K+、Cr2O72-、CH3CHO、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已知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在酸性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而Cu2O在空气中灼烧可以生成CuO.
某兴趣小组用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会生成Cu2O红色沉淀,有同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红色沉淀还可能为Cu2O和Cu的混合物,为了验证上述猜测,他们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甲取该红色沉淀溶于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乙取该红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
方案丙称取红色沉淀a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成b g黑色的CuO,比较a和b的关系.
(1)如果红色沉淀是Cu2O和Cu的混合物,按上述方案乙进行实验,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上述三个方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实施该实验方案能说明红色沉淀仅是Cu2O的依据是______;
(3)小林同学针对上述质疑,提出新的试验方案并组装出下列实验装置,根据实验前后红色样品质量比较验证上述猜测.
进行该实验时,称量装有红色样品的双通管并连接各仪器之后,开通阀门K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在C处点燃或接贮气囊,再点燃B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a mo1FeS与b mol FeO投入到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得到Fe(NO33相H2SO4的混合溶液,并产生NO气体.则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A.
    数学公式
  2. B.
    数学公式
  3. C.
    数学公式
  4. D.
    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a.铁;b.稀H2SO4;c.Na2CO3溶液;d.BaCl2溶液;e.Cu(NO32溶液;f.MgSO4溶液.图中编号④代表的物质是


  1. A.
    H2SO4
  2. B.
    MgSO4
  3. C.
    Cu(NO32
  4. D.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D为纯净的氯气和氨气的反应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烧瓶内的固体可选用______
A、氯化铝    B、生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烧碱
(2)实验中所用的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其密度为1.19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在标况下需______L(保留两位小数)氯化氢溶于1L水中才可得此浓度的盐酸.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将除杂装置中相应的试剂名称填入下列空格中:B______;C______;E______.
(4)装置D内出现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鉴定该固体是氯化铵所需要的试剂有:______.
(5)有同学认为D中除了有氯化铵生成外,还应有其他物质生成,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如果D中气体未出现红棕色,也没有白烟产生,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2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Mg2+浓度为0.2mol?L-1,Cl-浓度为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


  1. A.
    40mL
  2. B.
    72mL
  3. C.
    80mL
  4. D.
    12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