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三个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病毒引发的,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此事实有力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产生“超级杂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能无限分裂。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A.能无限分裂的重组细胞可称为细胞株 B.氯霉素抗性基因位于细胞质
C.重组细胞不具有氯霉素抗性 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现以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一6.2kb(6200个碱基对)大小的线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问:3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 |
剪刀 |
针线 |
运载体 |
受体 |
A |
质粒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大肠杆菌等 |
B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DNA连接酶[来源:ZXXK] |
限制性内切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C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D |
大肠杆菌等 |
DNA连接酶[来源:Zxxk.Com] |
限制性内切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质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宁海县正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