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9110  79118  79124  79128  79134  79136  79140  79146  79148  79154  79160  79164  79166  79170  79176  79178  79184  79188  79190  79194  79196  79200  79202  79204  79205  79206  79208  79209  79210  79212  79214  79218  79220  79224  79226  79230  79236  79238  79244  79248  79250  79254  79260  79266  79268  79274  79278  79280  79286  79290  79296  79304  176998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两木块甲和乙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0.1s。已知乙作v=0.4 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t3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必需测量的有(     )

A、重锤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将木板的一端垫高用于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沿木板向下推一下带纸带的小车,放手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距均匀即可

  C. 实验中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择纸带上小车最开始一段时间内运动的点

  D.改变做功大小的方法是将橡皮筋拉得长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为x(满足x >>d),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实验测得Δt足够小,且Δt1 = 150ms、Δt2 = 100ms,d = 3.0cm,X = 50.0cm,则滑行器运动的加速度 a =          m/s2。 若取M = 400g,在保证M>>m的条件下,如果认为绳子牵引滑块的力等于牵引砝码的总重力,则牵引砝码的质量m =       kg。(取g = 10m/s2

(2) 在(1)中,实际牵引砝码的质量与上述的计算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8分)质量为40kg的雪撬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撬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且AB是曲线的切线,B点坐标为(4,15),CD是曲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和雪撬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11分)如图所示,左图是杭州儿童乐园中的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右图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 m和R2=8.0 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37°斜轨道面上的Q、Z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质量的小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轨道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 m/s2,sin 37°=0.6,cos 37°=0.8.问:

(1)若小车能通过A、B两点,则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满足什么条件?

(2)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则小车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最低点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的小物块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己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 .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再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点.当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以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时(其它条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D.(不计空气阻力)

(1)求P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用S-V图象表示出O、D间的距离S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不要求写出具体运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冬天,人们在晚上脱衣服的时候,有时会看到火花,并伴有“噼啪”声,这是因为

A.衣服由于摩擦而产生了静电

B.人体本身是带电体

C.空气带电,在衣服上放电所致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直线MN上有一个点电荷,A、B是直线MN上的两点,两点的间距为L, 场强大小分别为E和2E.则

A.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右侧 

B.A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

C.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