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0195  30203  30209  30213  30219  30221  30225  30231  30233  30239  30245  30249  30251  30255  30261  30263  30269  30273  30275  30279  30281  30285  30287  30289  30290  30291  30293  30294  30295  30297  30299  30303  30305  30309  30311  30315  30321  30323  30329  30333  30335  30339  30345  30351  30353  30359  30363  30365  30371  30375  30381  3038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9、能一次区分出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的一种溶剂是(  )
A.石蕊试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硫酸;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有两瓶无色溶液,它们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如何区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7、用两种方法区分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如何区分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5、有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每个工厂里排出的废液里只含有Na2CO3、FeCl3、Ca(OH)2、HCl中的一种.某中学的环保小组对河水进行检测发现:
①甲处河水呈乳白色;②乙处河水呈红褐色;③丙处河水由浑变清;④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清试判断:
(1)各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分别含有的污染物是:甲
Ca(OH)2
、乙
FeCl3
、丙
HCl
、丁
Na2CO3

(2)在M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有的离子是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等物质,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硫酸钙视为可溶性物质)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
(2)在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然后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由此推断该混合物质中一定有
Na2CO3
,一定没有
CuSO4、Na2SO4、CaCl2
,可能有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也无气体产生.由此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D
 )
A.加入的物质一定不含碳酸根
B.加入的物质一定含有硫酸根
C.加入的物质一定是稀硫酸
D.加入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硫酸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怎样证明一种无色溶液是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同学们对竹子中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
探究活动一: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了A、B两瓶(瓶子容积均为200mL)气体.
探究活动二:小明同学按甲图装置探究A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结束时,冷却到室温,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A瓶的水为20mL.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
 
.(填“大”、“小”)
探究活动三:小兰同学探究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②操作:向B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③实验现象:
 

④结论:竹子里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并且其含量较空中高.判断竹子里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高的依据是:
 

探究活动四:小立同学探究竹子里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他用探究活动三中的B瓶组装出乙装置.
精英家教网①液体C可能是浓度较大的
 
(写溶质的化学式)溶液;
②实验结束时,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B瓶的水为6mL,竹子里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提积分数约为
 

③老师指出小立测定的结果明显小于真实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并指出“偏小”与前面三个探究活动有关,请你帮小立分析“偏小”的原因(答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