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0287  30295  30301  30305  30311  30313  30317  30323  30325  30331  30337  30341  30343  30347  30353  30355  30361  30365  30367  30371  30373  30377  30379  30381  30382  30383  30385  30386  30387  30389  30391  30395  30397  30401  30403  30407  30413  30415  30421  30425  30427  30431  30437  30443  30445  30451  30455  30457  30463  30467  30473  3048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4、碳和氢气在化学性质上不具有的相似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下列物质肯定是纯净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发现C60和C7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现在也已制得.对这两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是用加热NaHCO3的方法来制取纯碱的,某纯碱生产制得的产品Na2CO3混有少量NaHCO3,为了测定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100g混合物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受热不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
 
g;
(2)100g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
(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1、某学生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NaOH固体没有盖好瓶盖,他将这一问题告诉老师.老师让同学们分成两组对这瓶氢氧化钠的成分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它可能变质了,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变质,为此他们进行了探究.
(1)提出NaOH变质的理由是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2)实验论证: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有同学提出这瓶NaOH到底是否全部变质,为证明这一问题,
请你完成下列空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0、某学生打算用如图的装置采制并收集C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装置名称:a.
锥形瓶
b.
长颈漏斗

(2)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①
长颈漏斗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反应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液面以下
.③
用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9、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②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1)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BaCl2、Na2CO3、Na2SO4
,可能含有
KNO3、NaCl
,一定没有
CuSO4、FeCl3
.(用化学式填空)
(2)该混合物至少由
3
种物质构成,该混合物的所有可能组合有
4
种(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8、我市有不少神奇美丽的岩洞,吸引了不少游客,某班学生打算去观看学校附近的某一岩洞,在准备工作中,小刚说:“我们每一个都带一把手电筒”.小明说“不行,必须要带火把”.
①从安全角度分析小明的说法是否合理
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说明理由:
带火把可以知道里面是否有充分的氧气

②请写出物质燃烧所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燃物、空气或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6、除去括号内杂质,选用合适的试剂
(1)NaCl(Na2CO3)试剂是
CaCl2
;(2)ZnCl2(CuCl2)试剂是
Zn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