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提纯NaCl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序号) 。
(2)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时,看到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
D.溶解11 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 。
A.量筒 B.天平 C.烧杯 D.漏斗 E.蒸发皿 F.玻璃棒 G.酒精灯
【实验二】溶解和结晶KNO3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取20 mL水,加入5 g KNO3,搅拌,恢复至20℃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
再加X g KNO3,搅拌 |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
再加5 g KNO3,搅拌 | 得溶液 ③ |
加热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
冷却至20℃ | 晶体析出,母液⑤ |
(4)③中溶液的质量为 ;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序号) 。
(5)析出晶体的质量为(填序号) 。
A.5 g B.X+5 g C.X+1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
A B C D E F G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
(2)选用A装置可以制备的一种气体是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收集该气
体可选用的装置为(请填序号,答出一种即可) 。
(3)现有如下资料:
① 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② 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
③ NO2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若在实验室中用上述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则所选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序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其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则甲的化学式为 ,
它属于(填序号) 。
A.有机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E.氧化物
(2)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则甲的俗名是 ;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 7(填“<”或“>” 或“=”),
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 。
(4)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有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中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 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_______;
B中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 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________。
(2)将50 g 7.3% 的A中的溶液与50 g 8% 的B中的溶液混合,得到C中的溶液,其中主要含有的粒子是(填粒子符号)________;C中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
(1)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填序号)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有金属光泽
(2)下列能与铁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 。
A.氧气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锌溶液
(3)工业上,常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若用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冶炼铁,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些铁制品容易生锈。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 。
(4)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时做了下列实验:将一条铝片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时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铝片的表面有气泡出现,且有红色固体生成。为了解释此“反常”现象,他查阅资料得知: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稀硫酸。上述实验中共发生了 个反应,其中产生红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5)若向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只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1)右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的气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
分
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则可知:
①一个丙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构成甲物质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③此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
②A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需表示出元素种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识别织物成分常用灼烧法。若灼烧时,闻到了 ,则该织物中含有羊毛。
(2)“钙强化营养盐”的配料表:氯化钠、活性钙、碘酸钾。该盐中的营养成分表如下:
项目 | 能量 | 蛋白质 | 脂肪 | 糖类 | 钠 | 钙 | 碘 |
每100克 | 0 kJ | 0 g | 0 g | 0 g | 35385 mg | 250 mg | 2 mg |
①从上表中可知,此盐中含有___________种营养素。
②食用这种盐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防止引起贫血病 B.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C.防止甲状腺肿大 D.有助于骨骼和牙齿更坚固
③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甲醛浸泡的海产品 B.霉变的大米、花生
C.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食盐腌制的咸鸭蛋
(3)正常的雨水因溶解了二氧化碳而显酸性,酸雨是指__________的雨水。
A. pH > 7 B. pH < 7 C. 5.6< pH < 7 D. pH < 5.6
(4)“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贯穿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过程。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是____________
A.开发使用太阳能 B.使用氢能燃料车
C.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 D.直接将污水排入黄浦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融雪剂由氯化钙、氯化钠组成,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6% 。取一份含有融雪剂的雪样充分溶于水后过滤,得到200 g 滤液和 2 g 杂质。取10 g滤液进行测定,假设溶液中氯元素、钙元素、钠元素均来自于融雪剂,且杂质中不含可溶物,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12 g。则所取样品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
A.5.68 g B.2.84 g C.14.2 g D. 0.71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20℃时,分别在5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