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小青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记录:①用10mL量筒量取7.025mL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
B.安全常识:①酒精灯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②冬天用煤炉取暖,应保证室内通风
C.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
D.化学与生活: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②加入肥皂水振荡可区别硬水与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CH4 + 2O2 CO2 + 2H2O B. S + O2 SO2
C.HCl +NaOH=NaCl + H2O D.Fe + 2HCl=FeCl2 +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C.氧气性质活泼,是因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极易失去电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
A.氢氧化钠易潮解——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一氧化碳具有毒性——用于冶炼金属
C.磷燃烧能产生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波——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所示的信息计算:
![]() |
(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 g。(2分)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6分)
(化学方程式:2KOH + H2SO4 == K2SO4 +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维生素B2(C17H20O6N4)可以用于防治舌炎、口角炎、角膜炎和溢脂性皮炎,其主要存在于牛奶、动物内脏、蛋、瘦肉、麦胚、黄豆、花生等食物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B2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维生素B2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溶解性 | 20℃时溶解度21.6g,溶解时放热 | 20℃时溶解度9.8g,溶解时放热 |
加热 | 不分解 |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⑤_____,否则为_____⑥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一种检验方法(步骤、现象、结论)_____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某些气体。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选用A和C的组合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明显变红,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4)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